很多人都有親人生病住院,在醫院進行陪護照料的經歷,而陪護者晚上怎么睡覺休息卻是個難題。近日,針對這個醫療中的痛點、難點,煙臺市婦幼保健院率先引入“智能共享陪護床”,通過打造“互聯網+醫療服務”,有效解決了困擾醫院和患者的老大難問題,大大提高了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
“以前在這里陪護,就是用簡單的陪護墊,每次還要按時按點拿取、歸還,比較麻煩。現在的陪護床特別方便,干凈衛生,不占空間,躺上去也很舒服。”在市婦幼保健院陪護家人的市民王璽潔告訴記者,新型的陪護床的外觀與醫院病床旁邊的普通床頭柜相似,白天可以充當床頭柜收納物品,到了晚上,陪護家屬只要用手機掃描柜子上的二維碼,就能取出一張折疊床休息。
以往,市婦幼保健院有陪護墊供陪護者使用,但每次使用都要晚上取,白天送,對陪護者來說非常麻煩,特別是醫院病人多的時候,陪護者也多,管理非常困難。了解這一情況后,一家從事“智能共享陪護”服務的第三方科技公司找到醫院,雙方一拍即合,在醫院病房區投入智能共享陪護床90多張。“智能共享陪護床按使用時間和次數收費,平均每床一晚上的租借費用約10元。系統后臺自動設置使用區間時間,使患者家屬按需租借,并能主動歸還,方便資源管理。”市婦幼保健院護師任娜娜說。
據了解,這種智能共享陪護床在煙臺除市婦幼保健院和博愛醫院已全部配置完畢外,其他各大醫院正陸續展開,到時全市“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將惠及每一位患者家屬。
(轉自:煙臺新聞網)